翌日,無心背了著行李包裹,著劍服素衫,跨進小院。

院內,一半邊紅葉半邊墨葉的古樹下,怪道人依舊躺椅子上。

石桌上的銀絲葫蘆,依舊吞吐著酒氣,白猴子卻不見蹤影。

“院中小屋選一個,你暫住。從今天起,我便教你武學道術法訣,讓你可以有與天爭命的資本,或許你未來可以斬斷命道規矩枷鎖,也是說不定。”

“六年時間,如果你能入門便是天資聰穎,若是你真的蠢笨不堪,便早早熄了這份修真求道的心吧。

如果你能一飛沖天,那便是你的本事。”

“但是有一點你要切記,我傳授你的任何法訣道術劍法咒術等,都不能輕易傳授給別人。”

怪道人目光炯炯,言語間多了幾分嚴厲。

“修真法訣可得,悟道真法難得,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獨特的立宗道術,門派之間,人心之隔,世間規矩頗多。”

“傳你諸般法訣,你要慎用,要是招惹了禍端,小事自己扛,大事我替你擔著,不大不小的事情嘛,你自己跑路吧。

遇事不能迂腐,當斷則斷。

但有三件事,你必須記著,不可對俗世平民百姓出手,不能用道術法訣為惡,不能違背天下大義。

此三事,記住嘍!不然,到時候,我不廢了你修為,也自然有人會殺你,揚名江湖。”

無心進門,剛歸置完行李,耳畔邊就響起了怪道人喋喋不休的唸叨,只是垂手靜立,認真聆聽。

待到怪道人講述稍歇,伸手拿著葫蘆喝酒的片刻之間,連忙問道:

“先生,不知您尊號如何,該怎麼稱呼?”

“叫先生,叫師父也行,叫老頭也罷,你自己看著來吧,這裡沒什麼規矩。可以隨意說話,可以隨時問問題,一切隨心。”

怪老道翹腳搭在竹椅上,前後輕輕搖晃,銀絲葫蘆前後搖晃,葫中如海浪擊石,波浪轟鳴,另有洞天。

“好的,師父。”

無心一邊應承道,一邊從自己的包裹中拿出一個黃銅口、紅木塞、鞣製黃牛皮包裹的厚皮老葫蘆,雙手奉給怪道人。

“這是西蜀文君酒,俗世窖藏六年的好酒,想著其他拜師禮終究是很俗套,這壺酒聊表心意。”

“一曲鳳求凰,千載文君酒。”

怪道人接過老葫蘆,拔塞,對著葫蘆口接連灌了幾口文君酒,酒水順著嘴角滴落到鬍鬚上,瀟灑之中帶著狂浪不羈,撥出胸中酒氣,隨著微風散去,

“嗯,好酒,味道很足。”

無心心中微微悱惻,早知道不拿酒了,暫過了今日再給也不遲,初次見面喝酒誤事,也不知今後靠不靠譜,最怕酒鬼師父不靠譜。

斜了一眼眼前靜立,乖寶寶模樣的無心,怪道人冷哼一聲,

呂家那個人,教的孩子還是一板一眼的,大半孩子正是熱鬧時候,卻活得像個老學究,實在是不好。

“修真多劍仙,白衣佩劍,瀟灑絕倫,必須喝酒。酒是英雄膽,也是情人淚。

你今後學劍,去俗人人間歷練,得先學會喝酒。

廢話不多說,今日喝了你的拜師酒,也該給你一個見面禮,不過當下你是用不到了,以後且給你。”

“來吧!”

……

朝來暮去,居諸不息,轉眼六年韶光已逝。

六年的時間,將無心由一個羸弱的少年,變成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郎,只是身子骨依舊略顯單薄,但精神了很多。

蒼白的面色添了些紅潤之色,掩了枯寂之氣,素淨的劍服素衫難以掩飾高挺身材,早已不見當初稚嫩的模樣,反而多了幾絲靈動之色。

沙洲小院中,躺在石桌另一邊的無心,手中不斷翻著破舊古書,一柄赤玄木劍倚在木椅旁,銀絲葫蘆端立在石桌上,一把青壺圍了四隻瓷盞。

一片紅色悄然滑落,盪漾著飄向書頁,無心指尖運勁微動,夾了葉片。

舉起葉片,透著光望去,遍染的紅色葉片上,夾雜著玄青色的葉脈,葉肉中兩種氣息慢慢浸染,想來不久後便融在一起了。

“你也該得道了,化形之後就可以更進一步修行了,千年樹木化形,也不知你多少年歲了,依舊是靈木,何時可以化精成靈呢。”

話音落,一陣清風吹過古樹,婆娑的枝葉擾亂了溫暖的陽光,斑駁的樹影印在了少年的素衫之上,一絲青紅色之氣悄然浸入少年周身竅穴經脈,靜靜用木靈之氣蘊養無心身體。

“吱”,怪道人推開木屋的大門,雙手平舉後仰,哈欠聲夾雜著宿醉的酒氣。

“嗯?書看完了?”

“今日便看完了,記下了一部分。佶屈聱牙的字詞真難記,記了又忘,好像它自己會消失一樣。”

少年起身倒了一盞清茶遞了過去。

“記下了就好,你就按照這本書不斷壓實你的修真基礎吧。”

怪道人接了茶抿了一口,醒了醒宿醉。

“不要貪心不足。修真前三境引氣,練氣,築基,你修煉奇快,一般宗門的“道種”修行,一步一腳印,你卻是破境如破竹,

不要以為分心讀這本書,耽誤了你的修行,耽誤了你跨入第四境,別以為你百脈俱通,就沒有修行障礙。

沒這本書,你也不可能開始修行,更不用說,你再過兩三年,便能觸控第四境歸元境的門檻。

這三年按照這本書修行,也並不是沒有收穫,它的真元執行法訣,正適合你這樣的情況,可以包容其他法訣道術,最基礎,最實用,最廣博,所以詞句精簡,難以讀懂,需要你細細揣摩。

你的修真根基極為紮實,有了它,想來今後的修煉會更順利。

如今加上你的武道修行,也是到了第四境煉骨境,內外兼修,根基更為牢固”

無心聞言,心中一絲抱怨也是煙消雲散,

讀書讀多了,開始修真之後,以為野史神仙就地成仙的故事,自己也可以一日千里。

這種求快心思,不過是修真之人初始修行錯覺,

第一境引氣境被稱之為入關的原因是,引氣竅穴經脈,如入關見天地,容易產生天地小而眾生易小的錯覺,很容易讓初次修行之人落下心禍魔念。

怪道人一席話,掃去了無心心頭積攢的塵埃。

無心能夠感受到,墨白曾經教給自己一套粗淺修真引氣之法,奈何自己修行引氣,如泥塵入海,毫無波瀾。

唯獨這三年,讀了手中這本書之後,按照其中的引氣之法,勉強可以留住一半入體靈氣在經脈竅穴之內。

“之前說了給你一個見面禮,今天給你吧。第四境歸元境,也叫真元境,這個境界對你極為重要。

你天生三魂受損,這個境界可以幫你彌補大半,今日幫你入這第四境,幫你彌補先天不足。”

怪道人故意不看無心,負手看著院中古樹,心神早已瞬息千萬裡之外。

此刻,無心的命旅開啟。

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醫門仙蹤

玄同先生